率也大,这是变压器为什么发热的原因。因此,RS的测量就成为必须的一个程序。但应用的电桥大多为交流电桥,不具备DCR功能,因此便无法测出RS值。
所测出来的值是包含jWLS的ZL而非单纯的RS。如何判断电感的好坏,当然RS 要越小越好。(Q值越大或D值越小越好。)
电感的应用,同样利用 ZL = jWL = j2πfL 这个公式。如果f越大,则感抗越高,便可将高频的噪声(Noise)或瞬间的浪涌(Spike) 予以抑制。
通常在并联模式(LP、CP)时是采用恒压方式测量,而在串联模式(LS、CS)是采用恒流方式测量。(因涉及电路设计,实无法一一详谈。)故一般针对小电容、大电感采用的是并联模式;大电容、小电感则采用串联模式测量,而其间的差异与D值有关,转换公式如下所示:
任何元器件都会有频率响应的问题,换句话说,如果排除测量仪器的精度问题,那么,在某个频点所测出来的值即表示这个元器件在这个频点的真正值。换句话说,如果工程师想测量某一个元器件的值,就必须考虑这个元器件在电路中的工件频率是多少,而选择该频率或接近的频率来测量,才会得到该元器件在该电路中的真正值。而从实际应用面来考虑,可以归结出下面结论供使用者参考。
大电容、大电感 →常用于低频电路 (如市电50Hz或全波整后100Hz则测量频点可选在低频)
测量幅度的选择,譬如用在测量带有铁蕊的线圈(电感)时,因涉及铁蕊的材质,故与频率点的选择一样,须选择适当的幅度,予以测量。
对自动量程的仪器,在测量小电容、小电感时,为追求精准度,故必须归零,尤其是利用测试夹具时,更须将测试线所存在的小电容、小电感予以扣除,才能测量出元器件本身的真正值。一般而言,电容为开路时归零,电感为短路时归零,对于手动量程的仪表也须遵循小电容(CP模时)开路归零,小电感(LS模式时)短路归零的原则。
当测量低阻抗元件时,导线上的电压跌落会影响测量结果.用4线测量方法可以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,一般与高精度电压表和电源使用的方法一致,通过分离电源和测试线线技术自动消除压降的影响.
综上所述,在教科书中所考虑的元件并不能够说明元件本身的特性,元件特性更依赖于环境,信号频率和幅度.这样LCR电桥除需要测量范围广、反应速度快、精确度高之外,仍须具备频点选择、幅度选择及D值(Q值)、DCR、θ值、ESR值测量等功能,才不会在设计时,产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撼。